覃联升(二十八)
贼寨重重守不挠①,问谁设计破坚牢。
将军匹马纵横扫,陷阵仓皇②血溅袍③。
清同治初年,粤寇④据新仓镇。江南副将覃联升,力攻阵亡。里人⑤集资立石,以彰⑥忠节。
【注释】
①挠:屈服。
②仓皇:匆忙急迫。
③血溅袍:血溅战袍,指牺牲。
④粤寇:指天平天国军。
⑤里人:乡人。
⑥彰:表彰,表扬。
【译文】
长毛攻占新仓镇后重重固守,清军几次围攻仍不肯屈服,是谁精心设计攻略打破了坚固的堡垒?
覃将军跃马纵横清扫贼兵,终因匆忙陷阵而血溅战袍,英勇献身。
【解读】
咸丰十一年(1861),太平军向上海进军,上海守备清军不能抵抗,外援英军未到,是时曾国藩为两江总督(总督江苏、安徽、浙江、江西四省军务),湘军驻安庆,上海地方官绅派代表向他求援。淮军就是在曾国藩指示下由李鸿章于同治元年即1862年招募淮勇编练的一支军队。其后,淮军乘英国轮船,闯过太平天国辖境,前往上海,与英、美各军合作对抗太平军。至上海后李鸿章任江苏巡抚,将淮军逐渐扩为64个营。其中“升字营”即由覃联升率领(各营皆以部将名字中的一个字命名)。覃联升,字辅堂,四川云阳人,原为鲍超部将,后统领浦东防务。
咸丰十一年(1861)七月,太平军攻占平湖、乍浦后,分兵进攻金山卫城。八月初四,太平军主力包围并占领了金山卫城,清军金山营游击觉罗昆禄阵亡。就在这一年的“长毛之乱”中,新仓遭受了大劫难,房屋、典籍被烧无数,财物、细软被抢劫一空,芦川书院被毁,大学者黄金台被气死。
同治元年(1862年),江苏巡抚李鸿章命令进兵金山卫,金山营参将覃联升屯兵奉贤作为后援,消灭太平军。六月十七日,李鸿章指挥其部,伙同英法侵略军华尔洋枪队千余人,合围金山卫城,与太平军激战,毁北仓镇。六月十八日,覃联升在激战中负伤。至二十一日晨,太平军撤出金山卫城。此年夏天,李鸿章令卫兵于卫城西门外挖长壕,自新运盐河向南挖穿海塘,长1506弓(一弓为五尺),宽4.8丈,深4丈有余,以防太平军复至,导致咸潮倒灌,直至张堰,田地受灾。此冬,当地士民捐资修复海塘。
同治二年(1863)二月初八,太平军从金丝娘桥进逼金山卫城。金山营参将覃联升派兵驻衙前、新仓,新仓被太平军攻克,覃联升中枪落马而亡。此役太平军伤亡颇多。四月,江苏巡抚李鸿章令常镇道潘鼎新所部8营兵马扼守金山卫。十一月,太平军败,自平湖、海盐、嘉善撤走,远离卫城。同治三年(1864)三月十八日,太平军撤离嘉兴府城,驻金山卫城清军出城向西追击太平军。
同治六年(1867),金山知县赵元昂拨款在金山卫城大观书院西建“三忠祠”,祀奉在太平军战事中战死的清将覃联升、黄金友和觉罗昆禄牌位。新仓乡人集资立碑,以表彰并纪念覃将军的忠节。全公亭也建有“二公祠”,祀覃联升、黄金友两副将,同治五年(1866)建,嘉兴知府许瑶光撰写了碑记。覃联升阵亡后编制取消,所部人员并入“铭军”。
评论